
避碰規則研究之18 這一根速度向量線呢,稱為金箍棒 https://youtu.be/R-wIhoNjDJ4
https://youtu.be/R-wIhoNjDJ4
避碰規則研究之18 這一根速度向量線呢,稱為金箍棒
https://youtu.be/R-wIhoNjDJ4
各位朋友大家好
這是我們避碰規則講座的第18講,講到呢第8條避碰的行動,哪避碰的行動要及早跟明確,那再來就是呢,讓對方能夠很快速的由目視或者是雷達,能夠辨別出你已經採取的行動。當然啊最好的就是使用鐮刀式的避碰,直接呢對的他船的船尾開過去,哪這樣子呢對方如果有經驗的話,那就知道你是在讓船,就不會呢再去擔心你的碰撞危機。
如果說有足夠的水域,改變航向,那可能是最有效的避碰行動,那嘴巴講是這樣子講,這是有幾個前提的,避碰呢一般來說,大型船隻避個10度,小型船隻是避個5度,這是目標是在四海哩的距離,一般來說那就是足夠。對方的來船是在什麼方位呢,其實是有很大的影響,是對開的船或是小型船隻,那你只要呢有避讓,那你可能呢就沒有問題。因為對開船,就是兩邊的方位呢變化比較快。如果是追越船的話呢,一般來講的,不太建議你在很遠的距離,就開始避讓,因為呢船隻在開,航向其實經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尤其是船隻眾多的時候呢,他船的航向有時候並不固定,所以追越船,一般都是等到兩條船距離近到一兩海哩的時候呢,才採取大角度的轉向來避讓,拿大角度的轉向呢,就是說本來對開的船,你用5度10度就夠了,那如果是追越船,你就需要10度20度的改變航向,那如果使用鐮刀式的避碰的船隻來講,你對相對方位在30度40度,或是在50度60度,是在你的右邊,而且羅經方位不變,你可能呢就要轉到相對方位的角度去啊,如果他是以相對方位45度接近的話,你的轉向就需要45度,這樣子對方呢才會明顯的感覺到你避讓的誠意,那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怎麼樣?轉到45度,還是60度,對方的方位上面,我們的船就會一直跟原來的航向,差到40度 60度在前進,過一會,目標就會從船頭開走,往本船的左前方前進,那我們就可以慢慢回到原航線上,那這個是說呢,避讓時,避讓角度的大小,是由目標船的相對方位來決定,跟兩條船接近的時間有多少?那至於第二條後面說呢連續的小角度改變航向航速,應該避免。哪這個講的呢是初級班,對於呢操船不熟練,避碰沒有經驗的是這樣。船隻密集的區域,有時候這是一種必要的條件,因為呢四面八方都是船,我在講這個操船的藝術的時候,有提過速度向量線跟別的船隻的速度向量線有交點,就有可能有碰撞危機。所以我們這一根速度向量線呢,稱為金箍棒,因為我們的速度可以快可以慢,我們的速度越快,我們的金箍棒就越長,那這時候呢碰撞危機就越多。如果本船在海面上沒有船速,那我們金箍棒的長度呢,等於是0,那這時候發生的碰撞危機呢,也是接近於零。除非呢有瞎了眼的人呢,直接開過來撞你,那金箍棒除了長短有差別,左右也有差別嗎!我們拿著一根很長的金箍棒,在海面上呢左轉右轉,掃過來掃過去,橫掃千軍。基本上本船向左轉,跟左邊的船就有碰撞危機,向右邊轉,就跟右邊的船有碰撞危機。所以呢我們在船隻眾多的區域,這隻金箍棒,不能失去控制,在海裡面大幅度的轉向。那當然啊,這個就是一種操船的概念,能夠呢把我們的船首像穩定下來,就能夠穩定我們的碰撞危機。
船隻事實上,是在什麼?在轉向的時候,是最脆弱的。這在我們第九章呢航路規劃裡面講的,轉向點就是可能的碰撞點,尤其是你的轉向點設的是,其他船隻呢也要轉向的地方。在轉向點,本船到底什麼時候有碰撞危機,什麼時候沒有,都沒有人知道。在接近轉向的時候呢,船長經常會留下夜令簿,到轉向點之前叫船長,就是因為船在轉向的時候,是最脆弱的。在船隻眾多的區域呢,不建議你大角度的轉向,因為呢你小角度的轉向,改變航速,最多是對方根本就神不知鬼不覺,就排除了碰撞危機。
只是船很少的時候呢,那這個時候,就不是優良船藝。因為呢,你的小角度轉向,她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觀測,才知道有沒有碰撞危機。
我們前面看的那張圖形呢,就是轉向了以後,發生碰撞。那所以呢轉向點的選擇很重要,如果呢知道來船,是在我們下一個航線上面,那我們可以慢一點轉,等到呢來船通過了原來的轉向點再轉向,就不會那一轉向過去,那就跟別人發生碰撞。
好我們現在看到圖上的這一個本船呢,就是在圓圈中心,左轉的迴轉速率太高,所以撞到呢本船頭編號12的這條小船,哪要注意喔,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12號的船,不是在我們原來的航線上發生碰撞,本來不應該撞船的,因為呢我們左轉的迴轉速率太快,把已經通過船頭的船,撞下去。
再來呢下圖,本船是藍色的線是在新加坡港的外面,有四條船同時出港,那結果呢這個船長,就來了一個中級班的動作,中級班那不是最厲害的那個終極,是中間那一級,運用了我們前面講的多目標避碰的時候呢,要走到最後面一條船的船尾,這四條船的船尾呢是一個小島,那船長就活生生的把船開上去擱淺,所以呢這就是告訴你,如果呢你避碰沒有研究的透徹的話,有一天呢這個事情,就發生在你的身上。
我們看了這是一條西行船,他原始的航向呢,應該是215度左右,哪因為呢有四條船出港,他還沒有讓到第四條,他是讓到第三條,從這個7點08分開始呢,航向轉到280度,結果呢,你這四條船的動向,根本就沒有搞清楚,第三條船你看他這麼貼的岸邊走,他也許出了港以後呢,他是要向什麼向右轉,他也是要西行的,那你呢搞不清楚,就對了他開過去,想要讓路給他,那這是一廂情願啊,搞不清楚他船的動向。
事實上呢,以中級的避碰水準來做呢避碰的超船動作,結果呢活生生的擱淺在後面的小島上面,全世界的笑話。
好避碰行動有沒有效果嗎,當然最好的指標呢,就是觀測方位。我們看呢五之四這個圖,他船的船尾方位通過本船的船頭,那就是什麼沒有碰撞危機,他從左邊開到右邊去了嗎!這是最好的。哪可是呢,如果有什麼不對勁,不知道什麼樣子是不對勁,就是無知,下面的情況,這個船呢怎麼感覺好像越來越大隻,影像越來越大的目標呢,就是什麼,有可能是什麼?有碰撞危機。所以我們在海面上呢,光看來船的大小,就知道呢碰撞危機的多少,當然這也是判斷來船的距離的依據之一,那如果這條船如果沒問題的話呢,看起來應該是什麼,小小的影子,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消失了。
好我們看現在畫面上,船頭附近有一條船,這條船是在本船的上面,等到這條船呢開到我們的左邊去了,這個時候呢,這條船的影像並沒有變大,可是他的方位變了,這就表示呢這個船呢,可能是什麼?已經沒問題了,如果說我們比他的速度快,那我們就會看到他在我們的左邊,變得越來越大,那還是有可能,有碰撞危機。如果這條船呢,根本就是跟比我們的速度快,那很可能他的影像就是什麼越來越小,因為越遠的目標呢,他的影像就是越小,所以影像越來越小的目標,基本上都是離我們而去,沒有碰撞危機。影像越來越大的呢就,是有碰撞危機需要注意,那同樣的道理呢,我們在海面上觀測漁船的動態的時候呢,也應該知道這一些漁船如果看起來呢蠻大隻的,可能距離就很近,或者是呢正在接近有碰撞危機之中,這個就是避碰要注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