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避碰規則研究之27 15條交叉相遇 有船在你右邊,你就要讓路 不足3分鐘的時間 3
http://www.sailed4seas.com/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首頁 商品介紹 > 避碰規則 逐條釋義 2021 > 避碰規則研究之27 15條交叉相遇 有船在你右邊,你就要讓路 不足3分鐘的時間

212

避碰規則研究之27 15條交叉相遇 有船在你右邊,你就要讓路 不足3分鐘的時間

第14條迎艏正遇head on situation船頭方向呢,在駕駛台站立的位置不同,會有視差問題。所以呢前桅杆的方向,並不一定永遠都是代表船頭的方向,這個呢如果有看雷達的話呢,就會有體會,這也是新進人員要注意的地方。那我們這一講要講的是第15條交叉相遇crossing situation,那也是呢橫越,當兩條動力船隻在橫越的時候,並

避碰規則研究之27 15條交叉相遇 有船在你右邊,你就要讓路 不足3分鐘的時間 https://youtu.be/mXR3B4tveYQ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是我們的碰規則研究講座的第27講,上一講,我們講到第14條迎艏正遇head on situation船頭方向呢,在駕駛台站立的位置不同,會有視差問題。所以呢前桅杆的方向,並不一定永遠都是代表船頭的方向,這個呢如果有看雷達的話呢,就會有體會,這也是新進人員要注意的地方。那我們這一講要講的是第15條交叉相遇crossing situation,那也是呢橫越,當兩條動力船隻在橫越的時候,並且呢會產生碰撞危機,某輪呢如果看到他船在他的右邊,就應該呢讓路,而且呢應該呢在情況許可之下,避免從他船的,避免從他船的船頭方向通過。

我們看著第15條寫的是輕描淡寫,兩條動力船舶在交叉相遇的時候,有碰撞危機,看到其他船隻在他右邊的呢,應該要讓路,當情況許可的時候呢,避免從他船的船頭方向通過。好啦我們看這張圖呢,是大概美國航太總署對無人船研究呢所畫出來。有關閉碰規則呢,適用的角度問題,那第15條呢只有說看到其他船隻呢,在我們的右邊,就要讓路,事實上是不完安全的。因為那並不是所有右邊來的船,都要讓路。我們的只要讓到什麼?右邊正橫後面兩點的方向就夠了,這2點了就是22.5度,那總共加起來呢就是9022.5度,就是從船頭到右邊的112.5度。哪為什麼這個無人船呢,他要讓到呢120度?自己多加了7.5度,因為呢避免混淆的情況,也就是多加了7.5度的優良船藝。

說時遲那時快啊,這個第15條的精神,就是說呢,你看到右邊船的紅燈的時候,你就要什麼讓路,問你看到他的尾燈啊,你也是要讓路,總結起來呢,有船在你右邊,你就要讓路。只不過能讓路的義務,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根據呢交叉相遇,看到紅燈讓路,一個是根據能13條追越船哪,有在追越的時候,你要讓路,是對右邊的來船而言。

好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呢。第1314條跟15條。,那十四條他畫了30度,那實際上呢,應該是到15度就夠了,第13條追越追越呢依照規則的是什麼?要從右舷正橫之後的2點開始,也就是112.5度開始,到左舷正橫之後的兩點,呢應該是135度,還是多少。總之呢就是灰色的區域,那這個話的是90度呢這,是NASA給這個無人船呢比較多一點的空間。那總之我們看右邊呢,從船頭開始藍色區域十三條要讓路,綠色的區域交叉相遇你要讓路,從後面灰色區域,應該是本船,應該要直行,別的船要讓路。別人在追越我們,別人要讓我們的路。那從左邊看呢,船頭的左邊零到15度,那它這邊畫的是15度迎艏正遇,我們呢也要讓路,要向右轉,一般船上,是以航行燈遮蔽的角度規定,那如果是在往左邊6度,或者是7.5度方向接近的船隻呢,本船就要什麼直行,保持航向航速,這樣呢讓對方的船呢,可以知道本船的動向,應該要從本船的船尾通過。哪這是規則規定,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紅燈要讓路,哪別人如果看到我們的紅燈,他要讓路。那我們看到別人的綠燈,那我們就要保持直行啊。這次規則的精神,但是呢條文的寫得不清不楚。

好我們看到了這個,就是常會輪跟亞歷山大一號兩條船的爭議,那我們看到碰撞點呢是在航道出口1號浮標的,也就是0.4海浬的距離,那換算成船隻的長度呢,0.4海浬就是1852公尺的一半,926公尺減去185公尺,大約740公尺,長慧輪是300公尺的長度,740呢就差不多是兩倍半的船長,好這個呢2倍半的船長呢,對於一般的貨櫃船隻的迴轉來講,是不夠的,那這個就是呢英國的海事報告的錯誤的地方。他認為呢有四個Cable,長慧輪要左轉要右轉都可以啊,我們要看了這個船的這個碰撞的爭議,是在什麼要適用於哪一條規則?

那再碰撞發生之前呢,長慧輪是在什麼?航道裡面。也就是浮標航道裡面,像我們現在看到在2號浮標的位置,那這個亞歷山大一號的位置呢,是在浮標航道的外面,正在慢速的接近。兩條船呢都不知道五分鐘之後呢,就會發生碰撞事件,所以呢大家都不知道,那可是呢亞歷山大一號認為,這個要出航道的長慧輪呢,要從他的船尾通過,所以呢他就要施展優良船藝,要呢橫越航道上,讓什麼長慧輪從他的船尾通過。長慧輪呢認為領港告訴他,航道外面這條船,會等他出港,所以呢也沒有採取呢持續的瞭望,就假設呢這個亞歷山大一號會讓路給他,自己呢就是趕快開走,就沒事了。結果呢等到到了一號浮標,像現在圖形這個2340的時候呢。亞歷山大一號船的船頭,已經伸到航道裡面了,這個時候離碰撞,只剩下兩分鐘,那這個這個時候,如果呢長慧輪即時觀察呢到亞歷山大一號的動向,也許還有機會,可以呢或是向左轉,但是不足3分鐘的時間,對任何一條要避碰的船隻來講,都是致命傷,因為呢船隻要完成一次轉向,一般需要3分鐘的時間,所以剩下兩分鐘就來不及了。況且什麼長慧輪的注意力,又被什麼f港務台跟領港的呼叫所中斷,雖然他們一直叫他右滿舵,右滿舵,但是呢他呢反應不過來,打了右滿舵15秒以後,就撞船了。那當然因素很多嗎,這邊的爭議,就是什麼?對亞歷山大一號來講,在航道的外面,長慧輪在航道的裡面,那這兩條船算不算是交叉相遇,那依照15條的規定來講呢,只要看到他船在你的右邊,而且有什麼碰撞危機,事實上這兩條船撞在一起嗎,雖然他們都很莫名其妙,那這時候應該呢,誰要讓路?亞歷山大一號要讓路,可是呢亞歷山大一號認為呢,港務台指示長慧輪要從他的船尾通過,亞歷山大一號要符合港務台的要求的話,應該要什麼?開道航道的外面,從左邊穿越航道,到航道的右邊,長慧輪呢才有辦法,從他的船尾通過啊,也許呢,四個Cable 對一條油輪來講,他要轉向是足夠了,因為油輪呢是圓船他的轉向呢啟動很快,但是對貨櫃船的轉向來說呢,是不足夠的。貨櫃船能需要6倍船長的距離。那油輪的可能需要3倍的船長就夠轉向了。這個案例的情形,就是法官認為,亞歷山大一號在航道外面,長慧輪在狹窄水道裡面,這兩條船不是交叉相遇,亞歷山大一號船不負有什麼避讓的責任。那這個就是狗屁啦,因為這兩條船的碰撞點,誰也知道是在航道外面,那既然碰撞是發生在航道外面,亞歷山大就有空間避讓,他就應該讓路。現行避碰規則的要求呢,就是什麼不知道,碰撞點在哪裡?只有看現在目前的船在哪一個位置。就大家胡亂猜測,應該是用交叉相遇?還是要用什麼要用狹窄水道的規定?但是碰撞點是在航道的外面,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碰撞點在哪裡?這就是避碰規則的缺點,都不知道在哪裡會發生碰撞?只有用什麼羅經方位是否有變化?來做碰撞危機的判斷。這就是什麼,以前的規定是已經呢。跟時代的需求不一樣,那這個在我們長慧輪的case裡面呢,有很詳細的說明。哪各位呢就是知道這麼回事,你是交叉相遇呢?還是狹窄水道?那應該以碰撞點為主.

14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