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碰点线面总论
就是船首向指的那个点,也是船首向 与他船航线相交的那个点, 两条船的碰撞,还有一个重点 ,除了 两条船会通过同一个空间,有交点。另外一个,就是这两条船要在同一个时间通过这一个地点, 所以 航线也许是在9分钟以后交叉,也许是在6分钟后交叉,也许是在3分钟后交叉,这在速度向量线上面 ,还要再做一个估计 ,那对操船者来讲,就是

碰撞点
就是船首向指的那个点,也是船首向 与他船航线相交的那个点, 两条船的碰撞,还有一个重点 ,除了 两条船会通过同一个空间,有交点。另外一个,就是这两条船要在同一个时间通过这一个地点, 所以 航线也许是在9分钟以后交叉,也许是在6分钟后交叉,也许是在3分钟后交叉,这在速度向量线上面 ,还要再做一个估计 ,那对操船者来讲,就是一种负担 。
所以我们可以 调整速度向量线的 时间长短, 来检查两条船是不是在同一个时间 经过同一个地点,举例来说 现在图上是3分钟的速度向量,如果这3分钟的速度向量线没有与其他船的3分钟速度向量线相交,就表示这3分钟之内,没有碰撞危机。如果把速度向量线放到6分钟,却发现 我们的船首向与其他船的速度向量线相交,这个 碰撞的时间,就是在3分钟到6分钟之间 。应该一般航海人员 对於线段的比例,会有一定的概念,就可以估计出大概碰撞的时间 。那还要看这个焦点, 是哪一条船先到?哪一条船后到?
碰撞线在那?
碰撞点与本船的连线,就是碰撞线。也就是我们的金箍棒,俗话说的大老二。不管满海面的脂粉三千,如果我们不出金ㄅ箍棒,就没有碰撞点,也就没有碰撞危机。意思是说,没有船速,就没有速度向量线,我们的碰撞点就在本船上,除非别人来撞我,我们去撞别人的机率,基本为零。
说到这里,各位不知道有没有恍然大悟 ,平常天天怕撞船,原来都是速度太高,走甚么Sea Speed ,害我们做的心惊肉跳。基本上,船速与碰撞危机成正比。船速为零,碰撞危机为零,船速比海面上所有船只都高,所有船只都有碰撞危机,不管他是对开,横越,追越,都有碰撞危机。
任何时候,只要没有把握,只有减速,减到自己感到舒服的速度,碰撞危机便消失了。来不及减速,怎么办?
想像本船与他船,都各自在不同的火车轨道上行走,这两条轨道永远平行,没有交点,虽然本船与他船速度不同,时快时慢,但是永远也不会有碰撞。两船距离非常近的时候,应该随时紧记他船的航向,以便与其平行,避免碰撞。观念虽然简单,但在以前,使用人工测绘他船航向航速的时代,却是不可能的任务,现在有GPS AIS ARPA,就不成问题,问题是,有资料没有知识,也是无用,近距离的时候,船长的脑子里,只记得满舵回转,去转一圈,360度,却没想到,满舵回转需要一定的空间,
金箍棒第一定律,棒子指到哪里? 碰撞点就在哪里。
听起来,豪气干云,因为我们对金箍棒有指挥权。所以不要怕有碰撞危机,因为碰撞维基是由我们来决定,而不是慌慌张张,东怕西怕,要能够有笃定的操船技能,就需要有足够的操船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从不外传的,只有个人能够了然於心,所以我们在这里做的是宣传的工作,因为现在的船员需要的工作技能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操作面的记忆,有那么多的新航仪,需要去熟练他的术语,以及用法,还有它的限制。这些对我们的大脑,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这条船的船长之所以会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他的头脑设定了,就是这一个模式,在他心里面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可能错了。因为一切似乎都还在掌握之中,谁知道连续过了3条船以后,第四条船又接著出现,这时候可怕的错误,才真正浮现,因为就是这第四条船,让他退无可退,终於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