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避碰規則研究之十一 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 https://youtu.be/p9L9OEWb4BM​3
http://www.sailed4seas.com/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首頁 商品介紹 > 避碰規則逐條研究 > 避碰規則研究之十一 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 https://youtu.be/p9L9OEWb4BM​

158

避碰規則研究之十一 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 https://youtu.be/p9L9OEWb4BM​

避碰規則研究之十一 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

https://youtu.be/p9L9OEWb4BM​

避碰規則研究之十一 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

https://youtu.be/p9L9OEWb4BM​

各 位 朋 友 大 家 好, 這 是 我 們 避碰 規 則 研 究 的 第 11 講。近來各位如果有聽過以前的講座的話呢,應該也看得出來嗎,要講的東西呢,實在太多了,阿帕 這 個 機 器 的 會 產 生 的 誤 差 有 二 十 二 個,對 他船航向航速, 做 一 個 大 約的 估計, 而 且 還 不 是 很 準 。所 以 誰 有 那 麼 多 美 國 時 間 啦, 大 家 就 是 直 接 用 雷達 螢 幕 上 面 的 目 標 回 機跡,就 是 他 船前 面 三 分 鐘 6 分 鐘的位置來估計 ,現 在 在 我 們 阿帕 上 面 , 還保 留 了 這 個 功能, 雖 然 呢 現 在 的 螢 幕 ,已 經 不 是 當 初 的 陰極射線管是LCD的螢幕,還保留了這個功能,使用呢這個目標的trail尾跡呢的長短,來判斷呢他船過去3分鐘6分鐘的動向。所以呢會用到阿帕的人,一定要使用到這一個功能啊。

我們看呢這個上面阿帕的缺點是說呢,他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去做測繪,才能夠取得相對精確的CPA跟tcpa等等,其他的資料,阿帕可以進步到1分鐘的時間做出計算,以前光是等資料就有6分鐘,再做好這個雷達的運動測繪,又要至少3到6分鐘,加起來就12分鐘,才能有用。一般我們人站在駕駛台,能見度呢大概是13海浬,如果兩條船的相對速度是40海浬,3*4= 12,能見度好的時候,眼睛看到來船,就是呢將近了20分鐘的時間呢,兩條船就會發生碰撞。如果眼睛看得到的船隻,要用10分鐘的時間去坐測繪,然後如果再轉個向呢,要多花3分鐘,重新測繪,所以雷達測繪呢,真正使用的是在軍艦上面,有一個人專門在做測繪。現在電腦可以計算,但是阿帕還是直接捨棄不用,因為呢我們讀過近接避碰就說過,這是違反人性,人能沒有辦法處理數字的概念,會浪費我們的記憶空間,跟我們反應的能力,最後觀測目標的時間,這也就是說呢阿帕上面顯示所有的動態,都是過去的動態,現在船隻如果在轉向的話呢,至少要等了1分鐘以後,才會明顯。

所以你對他船隻的動態掌握呢,並不是那麼精確,那所以現在呢我們已經要去,我已經要去提議改進,我們的航行燈。航行燈呢就是要增設甲板燈,哪把他10米呢還多加一個甲板燈,利用這些甲板燈的數量,跟他明滅的來呢表示,船隻的動向。這樣子我們只要看得到他的甲板燈,就知道他的船隻,現在是在左轉,還是右轉,在台灣沒有人能夠提供了這個設計的概念,那我們就到了英國去弄吧。

好下來繼續講下面的誤差源,

阿帕對目標航向航速的立即改變,無法得知,所以我們對目標要持續不斷的監測。哪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呢,因為船隻跟汽車不一樣,汽車是說轉就轉,船隻呢轉向要有三個過程,第一個階段就是船尾的舵板打了舵角,那這時候呢要讓流水經過舵版,把船屁股推出去,推到呢船隻跟原來的航向相差10度左右呢,這時船隻才進入第二個階段,第2個階段就是船隻的船身,假設是船身300公尺,跟船隻原來的航線呈10度的角度,這時候呢船身產生了離心力,船尾有一個向前推的力量,可是船頭呢遇到前面海水的阻力,船頭有阻力船尾有推力,哪就呢產生的迴旋支點,這個時候呢船隻是迴轉進入第二個階段,迴轉的速率呢會越來越快,等離心力跟水流的阻力達到一個平衡的時候,船就進入第三個階段,定速迴轉,也就是甩尾失控,那這整個過程呢,大概需要3分鐘的時間,不管你船隻的速度快慢,所以呢要能夠確定他船轉了幾度,要3分鐘的時間啊。人眼可以大概估計羅經方位,都應該用來評估碰撞危機的有無,那這個呢,最好還是用羅經方位最準,010就是0 10,但是我們要知道羅經的方位是數字,只要是數字,就是隨時會忘記,如果海面上有三條船,一條船是010,一條船是025,一條是055,你要記得這3組數字10 25 55,五分鐘鍾以後呢,方位變了012 020,然後呢058,這時候我們頭腦就開始超載了,10 25 55我記得,那18什麼 25 還是58 ,到底是方位變了幾度,我們頭腦就不能用了。所以屁的羅經方未用來評估碰撞危機,當然是很好,但是只能用在一條船上面,你的頭腦才清楚,同時有3條船羅經方位,就是要你的命。除非你把羅經方位記在紙上面,你如果還要記在紙上面,你就有要有一個記事本,那你做了這麼多工作,不錯你是掌握的船隻動態,但是呢駕駛台就少了一個人,誰要去接領港,誰要注意其他的東西,那就沒有人了。

所以呢不會目視方位的人呢,永遠在提心吊膽過日子,使用目標的相對方位,當本船的航向航速改變時,不應該用來判斷碰撞危機,這就是我說的目測方位要用相對方位來判斷。他說不應該用來判斷碰撞危機,這是鄉愿,這是錯誤。因為呢他們兩個的差別呢,在於呢方位的改變度數有多少?以前的人一直搞不清楚,認為說呢相對方位是很危險的東西,有時候又說不准,因為是搞不清楚差別在哪?就一竿子打盡。

差別呢就是在什麼?目標的遠近,對一個遠的目標來講,太陽月亮星星,不管你在地球上怎麼跑怎麼跳,因為你人類相對的渺小,他的相對方位是永遠都不變的,那可是呢如果這個目標在你的船頭附近,或者就在你的身邊,你呢只要跨一步過去,兩者的呢方位跟碰撞的位置改變,就會很大。那這個呢我們會在第六章操傳的藝術裡面討論,那這個其實不是重點,是可以克服的東西,也是我們需要熟練的東西,因為呢你如果這個道理都不懂的話,你避碰永遠都是什麼是非常痛苦的,要依賴數字的協助。我們這裡呢就暫且按下,哪當值船婦應該要注意在近距離的時候,碰撞危機很可能存在。

我們稍早講過呢觀測他船的羅經方位變化,要觀測他船的船尾,剛好找到這個圖形,各位可以看看呢,這裡呢有三條線這個紅線呢就代表本船的船中,哪因為呢兩次拍的照片呢角度不一樣,所以呢我們看這條右邊的這條綠線,就是他船的船尾方向,是還沒有過本船船頭,右邊這張圖是已經撞到了這條船。我們看這條船就是典型的呢,頭過身沒過,船頭已經沒有碰撞危機,因為有方位變化,船尾呢的方位變化還是不變,就可以知道呢觀測船尾的方位是比較準的,一條船他船身所佔方位的角度,你看從左邊的照片,是從船頭到右邊將近呢40度的角度,他船佔的角度有這麼大,那這個呢我們幾乎可以判斷,他是什麼?是半海浬的距離,這個詳細的要看前面的講座,四海浬五度,2海浬十度,一海浬20度,當然半海浬就要40度,右邊撞到這條船的時候,這條船站的方位呢,可以說是從左邊的45度到右邊的45度,整個佔了90度,對不起呢,你前面的路通通被堵住了,你就是發生碰撞。

這裡呢我們知道這個船佔的方位從5度10度20度40到90度,這叫做花開效應,圖形下面有編號,這是第七章第15第16的圖形,摳出來的東西,那當然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我們靠著本書的問世出來呢,就是什麼,證明英國人也不怎麼樣,所以呢我現在經常在寫信要去K他們,我們再看看這個跟相對方位變化的關係?

左邊這一個圖,兩條船的距離太近,對於碰撞危機的判斷來講呢,藍色的這一條是A船再轉向,他一邊轉向呢,右邊來船的相對方位呢是在變小,可是最後還是發生碰撞,那同樣我們看右邊的圖形,藍色的A船再轉向,哪避碰執行結果,B船的相對方位,也是越來越小,這個相對方位,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什麼,綠色的線。哪在每一個階段的相對方位,都是在減少,可是一條船會碰撞,另外一條不會碰撞,原因是什麼?迴轉的兩條船,如果在迴轉半徑外面的話,你使用相對方位來判斷碰撞危機就沒有錯,那你如果距離太近,相對方位就不能用,所以這個是相對方位的限制,其實呢也是受到花開效應的影響,因為它船佔的地球表面,會越來越大,會把你的出路都封死。

那所以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採取避碰措施的時候,要知道他船的距離,或者是呢本船距離碰撞點,還有多少的距離?這樣子就知道我們的轉向來來得及?來不及?那當然你還要做的1個基本功,就是知道本船呢迴轉需要多少的前進距離,所以各位缺的太多,小第我沒辦法補,

相對方位的變化,受不同距離的影響,我們最後再講一句,同樣呢這條船,太陽在正前方它的羅經方位是000,那這個船轉向以後呢,太陽的羅經方向還是0 0 0,各位不信可以到街上去,還是海上去試試看,對於呢紅色的浮標在右前方上面的,紅色浮標的方位變化是55度,可是本船轉了幾度?轉了70度,那這個是與我們實際轉向的角度呢,差了15度,跟太陽是差了70度。對於呢在本船迴旋圈裡面的目標,也就是綠色的浮標,我們看到他的相對方位是什麼?根本就好像沒有變化?當然會稍微變一點,但是將一般講起來,好像沒有變化,這個差別呢,就是我們在使用相對方位的時候,要知道用相對方未來避碰,一定要在本船的迴轉半徑之外。

方 位 接 近不變  是 我 們 操船很 重 要 的 一 個 技術, 叫 做 目 測 迴 轉, 那 就 是 高級班的 東 西 ,那 要 各安天 命。

 

 Estimation of the target’s true track is only valid up to the time of the last observation.

对目标航向航速的估计,都只有准确到,最后观测目标的时间。(所有目标未来的动向,都只是估计。)

 Electronic plotting will not detect any alteration of a target’s course or speed immediately and therefore should also be monitored constantly.

电子测绘装置,并无法探测任何目标航向航速的立即改变,所以我们对目标,需要持续不断的监测。

 The compass bearing, either visual or radar should be used to assess risk of collision.

罗经方位,不管是从目测或是雷达取得,都应该用来评估,碰撞危机的有无

 The relative bearing of a target should not be used when own ship’s course and/or speed alters, as risk of collision may still exist even where the relative bearing is changing.

目标的相对方位,当本船的航向航速改变时,不应该用来判断碰撞危机。因为碰撞危机可能仍然存在,即使相对方位正在改变。(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会在操船的艺术里讨论。)

 Mariners should also be aware that at close range, risk of collision may exist even with a changing compass bearing.

当值船副应该注意,在近距离时,碰撞危机很可能存在,即使罗经方位正在改变。

13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