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第六章 操船艺术与技术3
http://www.sailed4seas.com/cn/ 李文愚的个人网站

首页 商品介绍 > 近接避碰 2017 > 第六章 操船艺术与技术

76

第六章 操船艺术与技术

第六章 操船艺术与技术.doc

第六章 操船艺术与技术

不可抗力,是操船的艺术。

风向水流就是不可抗力。

如同50年前,早期的操船理论,没有提到回旋支点,整本船艺书说的操船,都是如何配合风向水流,调整船头与码头的夹角,船位应该离码头几个船身长度的前面,离码头几倍船宽的距离,应该要停车,船位又应该在哪里开始倒车?才会刚好配合外力的作用,安全的靠上码头。有一句话,可是万古不移,”不要对抗外力,要与外力配合”。

 如果船位的掌握不好,后续的操船,就很可能会失败。

 在船速接近零,回旋支点在船头最前面的时候,回转力距是最大的,船头向上风上流回转,会有加快加大的趋势,进车船艏迎风,也是在此时变的特别明显。

 当主机的转速开始反转的时候,风力跟水流的作用方向与大小?应该事先确认,因为此时虽然主机反转,船只还有前进速度,前进速度渐渐归零,回转力距越来越大,船艏迎风趋势也越来越大。事先确认,才能够正确的估计船只整体,会向哪一舷漂流(如上一章所述)?

 船失速后会横风,左舷受风就向左船尾漂流,右舷受风就向右船尾漂流。船体会向哪一舷偏出?是依船型不同而不同,这应该是由读著自行观察,本船受风后的漂流特性而决定。

风向水流是不可抗力,是我们操船首要的考虑因素,也是操船的艺术。这一点值得大书特书,份量与本书的其他章节的总和一样重。原因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当我们知道疏忽了不可抗力时,往往都已经太迟了。以前的船艺书,没有提到回旋支点pivot point PP,但是一定会把风力水流标出来。任何人上驾驶台,第一件事就是,确认不可抗力的性质,大小,方向,这是后续所有操作的基础。

为甚么说是艺术?因为这是技术无法克服的因素,否则就不是不可抗力,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预留余地。抢上风上流的船位,视操作时间的长短,保留受外力影响的空间,才会轻松愉快,快意江湖,像楚留香一样。

(Shiphandling for Mariner: by Daniel MacElrevey, Daniel E. MacElrevey.)

操船的技术

在我们有了熟练的技巧,可以获得目视范围内,目标相对方位的改变与距离判断之后,事实上,我们就掌握了,对最危险目标的感觉。可是这些技巧,不能用来作为掌握危险目标的唯一方法。但时间可以证明: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这将是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我们可以一直注视著最危险的目标,而不是来来回回去,反覆查看

 ARPA的资料栏与平面显示器的设定是否正确?

 固定距离圈是多少海里一圈?

 尾迹是相对运动或真运动?

 电子游标线为甚么不出来?

 电罗经的读数多少? 等等…….

 现场眼睛看到的目标是哪一条?

如果我们不能用稳定的方式操控船舶,即使有ARPA的资料,也不能完全地信赖。见第五章使用ARPA的注意事项。

目视更能立即确认他船的回转倾向

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ARPA资料会变得不可靠?这是因为在避碰过程中,船舶的航向和航速会很频繁地变化,ARPA资料的显示是,基於两船在过去时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两船当前的航向和速度,并没有被计算在内。当两船已经有了新的航向和速度时,机器会显示出,介於原来和新航向航速的计算结果。在紧急情况下,两船的航向航速经常变化,使显示在ARPA上的速度向量,产生错误。不管是本船的转向减速,或是他船转向减速的期间,ARPA的资料,都在持续更新之中,不准确的可能性,就会大增。此时我们应该把握视觉了望的技巧,去掌握一下状况,

 尤其是他船刚开始转向时,目视更能立即确认他船的回转倾向,是否正是回转的第一阶段,他船船尾外甩,他船船头晃动。

 回转的第二阶段,船头开始转折时,他船转向角度的大小,也是目测比较准,因为船只转向时,会有漂流角,他船船头指的是他要转向的真正意图,而ARPA所显示的,却是他船回转的轨迹,在他船使用满舵时,漂流角可能会有20-30度的差异,他船转向的真正意图,可能是对著本轮的船尾避让,但显示出来的航向,却是对著本轮船头。如下图,能够确认他船的意图,虽不能改变他船轨迹,与他船的真实行进方向,在眼见为慿下,可以更有效的配合他船的避碰行动。

等他船转完稳舵后,他船还是会有漂流角,此时还是

 要立即观测他船的相对方位变化,以确认是否有碰撞危机。

 还是他船已经有花开效应,一般来说,他船的船头最好是转到本船的船尾,此时可能ARPA显示大角度转向,但却是对著本轮船头而来,如同上图的

 蓝色虚线,显示他船航向110度,大角度右转向本轮船头前进,

 实际用眼睛看,他船航向却是130度,他的红绿灯都对著本船,让本船先过。

 如果能用视觉确认他船动向,我们才能进一步,做目测距离判断,

 距离够远,我们应该稍待一会,观测他船的相对方位变化,或与ARPA计算资料相确认,

 距离不够时,我们才能更确定,本轮是否要立即向右转,以远离他船,

持续的目视了望,才是最好最快的了望习惯,因为我们可以持续掌握窗外的所有目标。

雷达目标的正确识别

另一个问题是目标的正确识别。目标在雷达萤幕上显示是一个点,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去确认:我们目视侦测到的危险目标,与在ARPA上的回迹,就是同一个目标。

 目视目标的真方位应该由电罗经覆述器上读取,并使用此一罗经方位,去确认在ARPA相同的方位上,是否有目标回迹。回迹的大小,是不是与目视相同。

 在交通密集时,应该要有能用视觉判定物标距离的能力,

 尤其是在晚上,因为在ARPA相同的方位上,可能会有数个目标回迹,

 如果我们没有目测目标距离的能力,在看到相同方位上的数个目标时,会感到困惑,

 或是要重新再检验,这几个目标的相动相对运动轨迹,来决定是否观测的是同一个目标。

 在确认目标后,应该要记住ARPA目标的编号。

这个步骤是危险目标出现后,或者我们感觉危险时,必须做的(视觉判定方位与距离)。但是,尽管这些是习惯性的步骤,可能在第一时间,我们都没有机会,去用来确定目标。在一些特殊的案例,危险目标会从你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出现(例如一条从锚地,忽然开出来的船舶,或夜间渔船堆里,却出现大船的侧影轮廓)。我们没有时间,弄清楚我们看到的目标方位,看ARPA上的回波,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在紧急情况下,短暂的回波资料,不能被判定是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危险目标(除非ARPA已经正确设置自动获取目标模式,并能标识物目标真运动),因此当我们没有时间,正向确认目标的回波,ARPA的资料,就变成不充分的资料。

ARPA获得它船航向资料,不是从读取它船的电罗经方位,而是从它船的位置变化,计算来的,这些都会受到不可抗力,风流的影响。从之前章节所学的,

 已知当它船用舵时间,超过行驶两倍船长距离的时间后,它船的艏向变化,才能显示出来(回转的第一阶段)。

 从它船艏向开始变化,到显示出来的这段时间,ARPA并不一定能获得它船的新航向。当它船开始用舵时,它的位置变化,也不能马上从ARPA上显示出来(回转的第二阶段)。

目标的艏向只要变化5-10度,这种情况,我们能用眼睛立刻观察而发现,但是在ARPA上,却做不到。从视觉观察她船航向变化,是很清楚的。但在其他方面,ARPA在远距离目标航向和航速的精确计算上,却是我们无法赶上机器的。

在操船时,要尽量保持船艏向的稳定

我们在操船时,常常会犯的错误是,小角度的转向,或持续慢慢的改变航向。

 躲避紧迫危险时,我们用舵来回转航向,舵角要大胆与快速。

 舵角大胆与快速,并不表示大角度改变航向。当近距离避碰时,最佳的航向是与目标船航向平行。两条船航向平行的时候,不论船速多少,都没有碰撞危机。

 在任何情况下,本船航向必须良好掌控,不可失控。

 在环境许可下,应尽快稳定在新航向上,以便持续的评估碰撞危机(目视或ARPA),和避免注意力分散,及其他情况分心。

有多少次?当我们改变航向和速度,来躲避第一个危险目标时,却进入了和第二个物目标的碰撞危险。尽量减少改变航向的时间,对於评估碰撞危险,这是至关重要的,如同上节所述,即使是ARPA,也需要一点时间来计算正确的资料,如上图所示,当数条船只进入碰撞距离内,则ARPA的回迹与尾迹,都会开始变形变圆,这时就很难让ARPA,做出正确的计算。

调整航向来避免碰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给舵手航向;第二种:给舵令,用我们自己的判断来回转船舶。

第一种是个懒办法。每个舵手,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习惯,就像不同类型的舵机与船型。有时候舵手的操舵,不能达到我们要求的速度,甚至有时候,产生人为的操舵错误。

 如果用第一种方法给舵手航向,我们应该先给舵令(最好大角度),再去监视舵令是否被正确执行,确认达到我们要求的舵角,

 再给舵手预计达到的航向来把舵。舵工就会自行回舵与压反舵,来稳定在我们要求的航向上。

 舵工是新手时,我们应该自己决定回舵与压反舵的时间,再给他我们要的航向。

这是个可靠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肯定,需要的航向与回转速率的控制,都能被正确的执行。

第二个方法,才是我们良好的航行实务,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应该这样做:

 先给舵令并查看舵角指示器;

 等待回转开始后,检查船舶回转率;(不可超过每分钟20度,可能失控,标准的应该是每分钟10-15度)

 判定目标方位的变化,足以安全通过,并使用相反的舵角稳住,停止回转;

 要求舵手稳住在新航向。

我们应该先给舵令(最好大角度),是要给多少舵角呢? 我们有没有先观察风向水流是有多大的影响,并事先做出估计。

回转速率的控制

现在操船的理论,越来越完备,把以前的经验,改成可以量化的依据。回转速率就是其一,最早回转速率是显示在手操舵的操舵台上,似乎只要舵工注意一下就好,现在新造船的抬头仪表板,多了一个回转速率的显示,可是会用的人可能不多,包括笔者,所以下面的讨论,只能提供读者参考。回转速率尤其重要的时候,是在港里面操船,回转速率不够,船头转不过来,就会去撞到岸上目标。回转速率够,船头转的过来,就只会擦撞到岸边。顺便提一下,港里面操船的另两个要素是,船只的前进速度与预设的接靠船位(前面提过吧)。掌握这三个要素,你就可以去干领港了。

何时或者是使用多少的反舵,来稳定船艏向,就是操船的技术,才是船艺。但是我们敢说,使用相反的舵角,想要停止本船的回转率,来稳定在新的船艏向:需要至少两倍于原来的舵角,才能停止旋转。例如要

 用右舵十度,才能停止左舵五度的回转。

 用右舵二十度,才能停止左舵十度的回转。

 当我们用满舵的舵角回转船舶时,这种特性最为明显。即使用反向的满舵去稳住船身,此时船只已经无法立刻稳定在新航向上,他会继续的向原来的回转方向转动几度?(留给读著去观察,应该跟回转速率有关吧)。尤其是在进防波堤的入口,用大车大舵冲进去后,能不能及时稳住船艏向呢?

 用满舵回转时,当回转速率已经太高时(每分钟30度),已不可能只用反向的满舵,立即停止船只的回旋(回转速率降至0度)。我们需要主机一些额外排出流的出力,来加强舵效。

 回转速率多少时,船只会失控?是否真是每分钟30度?

 船只用舵多久之后,回转速率就会到达失控的程度等,…这是读者的功课,为人自修,祸福无门。

 如果本船在开阔水域上,用全速前进,我们已经没有额外主机出力,可以用来停止回转,此时如果使用满舵回转,就要小心回转速率,不能太大,否则我们就得接受船只失控的不测后果。

 回转速率的失控,很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期的后果。如果加上人为因素的考虑,这一段失控的时间,将是你这一辈子最惨痛的回忆。

在这个观点下,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要在任何时候保持安全航速,换句话就是降低速度,预备额外的主机出力,以备操船时的需求。

129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