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未分類
3
“學校在窗外” 心得報告4
http://www.sailed4seas.com/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235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2段2巷13弄18號4樓
貓一套,狗一套,每個人都有一套 。 這是一個老水手的智慧, 每一種動物都有他身體的特殊構造,配合他基本的直覺,以便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就像貓有爪子與夜間的視力,他的身體有很強的平衡能力,就算從高空墜落,也不會受傷,貓適合在夜間活動,與在樹林間 穿梭。狗只會大聲叫,晚上什麼東西都看不到,也沒辦法爬樹,就算危險來臨的時候 ,也一樣,所以都只能成群結黨 ,以便在地面上求生存。 他沒有退路, 對於這些動物來講,他的身體構造特殊技能, 沒有比較好或是比較壞的 差別,有的只是為了適應環境的不同,所產生的需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 相對於動物來講,就沒有那麼明顯。 想像一下,一條小蛇剛剛破殼而出,就已經有能力去尋找食物求生, 一隻小的海龜 ,剛破殼出來,就需要在沙灘上奮力前行,直到大海, 這樣才有活路。 人類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講,出生的時候是非常的脆弱,我們是因為有父母親的保護,才能夠學到適當的方法以便 面對生活的挑戰。這些學習的過程與材料,是如此的不同,想像一個在北極圈出生的嬰兒,跟在熱帶雨林裡面生存的小孩,他們要面對如何不同的環境。所以我們人類就會有不同的謀生技能,以及生存的問題。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具有相同的反射動作, 保護我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就像嬰兒 臉部如果碰到水,就會自動停止呼吸, 但是這樣的反射動作,經過幾個月以後,就會消失 ,如果我們沒有經過記憶的反覆強化與習慣的養成,這些我們與生俱來的反射動作,就是我們列祖列宗留在我們身上的印記。 選擇性的記憶 我們的記憶是,依照我們的喜好,而具有選擇性的 。那是由四個部分所組成的,第一是感官記憶, 第二是短期記憶 ,第三是長期記憶 ,第四是我們的工作記憶,這四種記憶主導著人類的所有活動,但是我們已經太習慣於他的使用 ,所以已經沒有自覺了,這是從我們孩提時代,就養成的慣性 。如果這些記憶,已經有些失焦變形或模糊 ,我們都沒有辦法,使用自己的力量去修正它。 我們如果能夠充分了解,它的功能與限制,才能夠增進我們各方面的能力。 感官記憶是由我們五種感官,眼耳鼻口與皮膚 得來的, 大部份的世界我們都沒有辦法,用我們的手或者身體去接觸到, 我們舌頭能夠嘗到味道的東西,那就更少。 我們的嗅覺 ,最多只能聞到幾步外的人類氣味 ,而且還要看風是往哪一個方向吹。所以這三個感官觸覺 嗅覺 味覺, 都是需要在我們幼年的時候,由我們的父母親來監督使用, 才不會讓我們受到不必要的傷害,例如碰到太燙的東西,吃喝到有毒的食物跟氣體。 我們的認知過程,大部分是依賴於我們的能力,去找出有用的線索, 然後去發覺什麼東西, 看起來很奇怪, 一旦我們注意到某些事情, 有所不同, 我們就會試著去記憶 ,經由幾分之一秒時間之內,眼睛的觀察, 去記憶它的圖像。 只要短暫的顯示,人們經常會報告,他們看到的東西,遠比他們能夠用嘴巴說出來的東西還要多。 這些他們嘴巴說得出來的,最多五 六樣,是邏輯性的記憶, 會讓他們有更多的注意力,是他的意識。 那些他們嘴巴沒辦法說出口的,事實上是被他的 潛意識所感覺到的 圖像記憶, 可以短暫的儲存一個畫面,儲存的時間,只有0.2秒的長度,至於潛意識能夠儲存的圖像內容有多少,也沒有人能知道,各位可以回想一下,當你第一眼見到你老婆的時候,你還記得多少細節。 我們通過聽力,可以聽到我們的老師/磁帶/ MP3提供的演講,或者通過我們自己的默念,來建構世界的能力。聲音記憶是另一種類型的感官記憶,可以短暫存儲大約2秒鐘的聲音。聲音記憶比圖像記憶,需要更長的時間,是因為人類的言語交流,必須以可識別的語法,逐個地構建他人的意思。一個字或一個聲音,不能正確地表達我們的意圖,就像老話說的“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只要看一眼,我們可以講2秒以上的故事,因為圖片提供更多的線索,通過適當的培訓,這可以引起我們更多的學習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新型避碰訓練,需要更多的圖像線索,而不僅僅是邏輯上理解,船長或教師在船橋模擬器中,提供的口頭說明。通過了解這些記憶的限制, 我們才能了解,溝通的困難,而不是把溝通,當作是單向宣導的理所當然。 我們的五種感覺器官,是人理解世界的界面。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從這些感覺5加5開始的。系統記憶,包括我們在特定時間,所擁有的所有感官記憶(每次5 加減 2個項目),並且累積了無數次5 加/減 2個項目的實例,多年後,在邏輯上合理化我們感覺到的世界。最重要的是,這些邏輯合理化的記憶強度,取決於當時的情緒。不用說,每個人都知道邏輯是有意識的,情緒是潛意識的。我們當時的情緒,提供了在下一次發生同樣事情時,作出反應的速度,情緒越強,反應越快。 如果沒有情緒或感覺發生,我們的訓練或學習,最有可能是被浪費了。 我們在這裡澄清意識和潛意識的原因是,“大多數人為錯誤,是在沒有我們的感覺的情況下引起的",而當時錯誤鏈,有可能已經蔓延到致命的危險。這個世界上,有最複雜精密感覺的是大象,每個人都知道大象是智慧的。 但是,最大的動物生活在土地上,有比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都敏感的感覺記憶,大象有世界上最長的鼻子和最大的耳朵,為什麼最大的動物,需要能注意到最輕微的危險信號?這意味著 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嗎?沒有感覺,就沒有學習的能力。 短期記憶 ,容許我們找回持續數秒到一分鐘前的感官記憶,無需回想。 令我們驚奇的是,短期記憶存儲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實驗表明,短期記憶存儲量是7±2項(“喬治·米勒(1956)神奇數字7±2”)。 現代研究的估計,短期記憶的容量甚至更低,通常為4-5項; 然而,可以通過稱為區塊化的過程,來增加其內容量。 例如,在回憶10位數字的電話號碼時,人們可以將數字分成三組:第一組,區號(例如123),然後是三位數的區塊(456),最後一個四位數的區塊7890)。 這種記住電話號碼的方法,比嘗試記住10位數字的數字串更有效; 我們可以將信息,分成有意義不同區塊的這種能力,在我們的認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講解。 感官記憶和短期記憶的存儲 ,通常具有嚴格的容量和持續時間,這意味著信息不會被無限期地保留(如果我們不馬上忘記外面的世界,我們的大腦很快就會被噪聲淹沒)。相比之下,長期記憶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持續在無限時間內(有時是一輩子這麼長)。它的容量是無法估量的。例如,給一個隨機的七位數字,我們可能會記住,只有幾秒鐘,然後忘記,這表明它是存儲在我們的短期記憶中。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重複幾次,多年後,仍能記住這組特定的電話號碼;這種信息,就是存儲在長期記憶中。重複次數決定了,我們大腦記住它的傾向。除了數據的重複次數,存儲在我們大腦中資料的持續時間,對於建立長期記憶也很重要。科學家已經證明,長期記憶,只能在兩個月後,才能形成。通過用電擊參與者,以測試他們大腦中的長期記憶,需要多久時間,能剩下多少。電擊,可能會導致他們,忘記兩個月內學習的任何事情(短期記憶),但是他們在電擊前兩個月的知識和技能(長期記憶),仍然是完整的。了解這些長期記憶的限制,在我們自學與教學的時候,可以有更正確的做法。 Long term memory consist of two part : Procedural Memory, like fasten shoes string or get up from bed. We knew exactly how to do it but cannot tell where, when and why we can do it. These procedural memory is what we can do unconsciously but not knowing why. For those long term memories of what, who, where had happened we called it Episodic Memory or Context memory, like the memory of our wedding ceremony. These are memories we can rationalize it and present it in verbal consciously. Anything in conscious is slow like speech and anything in unconscious caqn be fast like running. Most of the time, we are doing things in unconscious, including our mistake, human error. 長期記憶由兩部分組成:程序記憶,如綁鞋帶,拿筷子或從床上起床。 我們知道如何做,但不知道我們在哪裡,何時學會,以及為什麼會做。 這些程序記憶我們會無意識地的做,經常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 對於那些長期的回憶,可以說得出誰,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稱之為“劇情記憶”或“情境記憶”,就像我們婚禮的記憶。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合理化的回憶,並且在言語上,有意識地呈現出來。 任何有意識的事情,都是緩慢的,就像演講,任何無意識的事情,才能夠很快,就像跑步。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無意識地做事情,包括我們的錯誤,人為錯誤。而我們的適職能力,需要的是我們無意識的程序記憶。 https://youtu.be/sqtEdu2UOGU http://www.sailed4seas.com/hot_409143.html 貓一套 狗一套 2023-11-16 2024-11-16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235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2段2巷13弄18號4樓 http://www.sailed4seas.com/hot_409143.html
李文愚的個人網站 235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2段2巷13弄18號4樓 http://www.sailed4seas.com/hot_40914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11-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sailed4seas.com/hot_409143.html

學校在窗外” 心得報告

 

花了1個禮拜的時間、仔細的研讀了黃武雄教授,這一部分的論述,心中非常感佩,這一份來自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的先驅,有理想,有抱負,有方法,有步驟的運動過程。但是他的奮鬥是屬於20世紀的,是20年前的戰鬥,讀起來的感想,有的好,有的壞,有成功,也有失敗,其實也不必深究,因為在我的理念裡面,這個世界是,隨時在變,時時在變,生而為人,就是要應付萬變,是我們對現實的呼應,永遠不變的態度,是求善的精神。二十年過後,我們再來看黃教授的成敗得失,就有失厚道,因為我們沒有處在當時的環境,沒有面對當時的困難,現在來談論他的是非,有點像是以成敗論英雄。話說現在,雖然我的心得是蠻多的,在20年前我也是白紙一張,跟本無法評論,但是機會難得,我會在本文中,多少做出一些基本面的回應。

 

貓一套、狗一套、每個人都有一套,這是求真的精神,人很容易走入既有的框架之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套中心的思想體系。尤其是數學家的專業訓練,就是用一些簡單的定理假說,來發展出系統心得,思考,邏輯推論能力,黃教授也不例外,他對人生的興趣,認為有三個基本面向,簡言之為趣向,這個各位熟悉的名辭,對於初次閱讀的我來說,就是一個障礙,三個趣向,第一個是維生,第二個是互動,第三個是創造。首先依照我的個性,我不會把Interest ,這個英文翻譯成趣向,英文字不可能像中文一樣,無限拆卸疊加,如果英文理面沒有造新字,中文就不應該造新詞,這對中文是一種負擔,造成新進者的障礙。 人生,我認為是承接宇宙繼起的生命。人對生命的這三種興趣,是因時因地制宜的,就像隨時在變,時時在變是一樣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興趣,在不同的環境之下,選擇也不一樣,雖然我們可以面面俱到,同時照顧到這三種生命的興趣,但是那是屬於極少數的幸運兒,我們不能以此來要求所有人,都能過得上有尊嚴有快樂,有理想有抱負的生活,事實上,被生活折磨的人,比能夠享受生活的人多得多,所以這是一種理想中的生命狀態,但並不是我們的常態,像我本人現在是著述滿多的,在四十歲的時候,也只能抱著棄聖絕智的心情,努力的工作,維持著維生的興趣。我的兒子從事身心靈的追求,我也是如此告誡他。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去與人互動,與自然互動,去創造人生,這有一個生成的過程,沒有生成的過程,這些互動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負擔,黃教授提到,在解嚴前,黨外人士選舉演講的場面時,另人印象深刻,在陰雨霏霏的暗夜,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講,對照的卻是台下萬人空巷,默然不發一語的大眾,這是多麼激烈的反差,台上的人有熱情有抱負,像最近過世的李敖,台下的人反應卻是這麼的冷淡,像現今社會對他的反應。相信這一幕就是讓黃教授終生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為什麼台上跟台下的反差會這麼大,這是最基本的學習理論,人的學習,主要靠的是慣性。要有學習效果,就要有學習的慣性。大家還沒有悟透,照我來講,演講的是感性發言,聽講的還在理性的吸收階段,還沒有能起共鳴,也就是長期記憶與慣性的唱和。理性感性與慣性,是我的學習理論,也會在講座裡介紹。

 

再來談到學校教育的部分,黃教授的童年與解放,這一本書我沒看過,不知道有沒有談到小學教育,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本身最經常從事的是船員船長訓練的講師工作,2017年有幸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擔任過一年的航海系系主任,對於教育的理念,就此與各位先進們討論一下。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學校的教育內容,在我們進社會以後實際應用程度,可以說是在小學階段,我們學過的東西,其中百分之八九十,是我們終身隨時在用的東西,除了我們不擅長的音樂 美術 體育等等,到了國中階段,在學校學過的東西,實際生活上的應用,可能只有用到百分之六七十,到了高中階段,我們學的東西可以用在生活上的,可能只有三四十,大學階段就算分了科,洋洋灑灑的一堆東西,實際上出了社會,能用到的只有百分之十幾二十,等到了研究所學的,能用到的就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 如果我們要說教育改革,培養全人教育,應該是著力在小學教育吧! 任何成功的教育,應該是培養慣性,從小的慣性,撒掃應對,如果等這個人,已經過了青春期,懶散慣了,才給他機會去用腦,那個腦子也還是懶散的。用英數理化歷史地理去鎖死學生的想像思考,固然不對,沒有養成良好的思考辯證習慣,就貿然縱虎歸山,開大門走大路,只能歧路亡羊。我彷彿看到了暗夜裡,那個萬人空巷的場景,這時候,你如何的教育改革,都是在醞釀的階段,不會有實際的成果與動作,除非他真正的投入,荒廢了學業,放棄了維生的興趣。前幾天,看到法國總理,馬克洪的演講,提到要以法國的文化來領導世界,法國文化是否優越,自由平等博愛,我不知道,但是這一分底氣,卻是來自法國的哲學會考,不會思辯不能高中畢業,這才是我們教育改革要學的東西。英美的文學課程,一定會給閱讀教材,共同討論的內容,談的是時代背景,人性爭扎,善惡的分際,歷史地理人性,無所不包。換到了中文課,卻是詩詞歌賦,作者單字,流為考試的型式。教育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在小學教育。人格教育不教,也是敗筆,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人格教育是養成教育,台灣人沒有一套人格教育,就會被宗教外國文化取代,小孩是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我本人也是接近到六十歲,才有這一套“21世紀定海神針“。

 

我們談談黃教授的教育理念,在20年後的今天來看,小班小校,面對今日少子化的壓力,已經自然形成,那與當年大學錄取率只有20%的時代不同,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是100%,只要有拿到畢業證書,同等學歷,就可以免試入學。大學教育雖然可以像美國人講的,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時代在變,現代的小孩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早熟,數位學習的資源比我們多,不必等到大學,才來百花齊放,應該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中前就做好,像是法國哲學會考,利用這樣的東西,做為12年國教的成績單,也是年輕人自我檢視,自己的思辯能力的一個指標,大學階段應該培養專業,或是個人興趣,社會運動。這個人生階段,大部份興趣還是在求偶,培養正確的兩性關係與互動,是整個社會安定的基石,學好這一點,大學教育也算是成功。 人生不能求全,維生互動創造,甚至父親有沒有想像力,這些命題太高,只能順其自然,古人說,將相本無種,人如果沒有這分自覺,只能隨波逐流,任人擺佈。

廣設大學,在我看到的是,現在做廚師的要讀大學,做服務生空姐要讀大學,菜市場賣菜的要讀大學,幾乎沒有職業分流的問題。通通讀大學,對人的影響是,磨掉了年輕人的銳氣與衝勁,大學四年對年輕人來講,大一體育跑步考八百公尺,大二四百,大三兩百,大四只能跑完一百公尺,否則體力不濟。台灣人的氣質改變了,沒有英國德國的足球流氓,美國的體育文盲,讀大學浪費的生產力,我們有足夠的家庭支持,台灣年輕人大部份悠遊現狀,通通進入大學以後,台灣年輕人對身心靈的追求是全球第一。社會運動無人有興趣,無殼蝸牛運動消聲匿跡,抗議空污誰管,只有政治分贓,做網軍詐騙集團,拜卡神賺軟錢,沒有人要衝擊現有體制,就像黃教授所言,惡質的資本主義已然形成,空屋率全世界最高,社會不公,貧富差距拉大,是現在進行式。高中畢業的人,在人生的階段,正是戒之在鬥,是最容易感情衝動,對推動社會改革最有感的時候,拋頭顱撒熱血,赴湯蹈火,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都在所不惜。如果在這個階段,他們的精力,被引導去升學,或被流放到大學裡倘佯,年輕人的銳氣,就會被消磨殆盡,再無力氣從事社會改革,因為藏在血液裡的荷爾蒙,起了變化。荷爾蒙對人類行為,產生的影響,在講座裡有詳細的講解。

社會運動要寄望於大學教育的獨立思考,台灣人做不到,因為我們的體制,沒有從小養成這些思辯的慣性,是不可行。讀了大學以後,對人生只能有些粗淺的看法,大部份只能是人云亦云,少了感情用事的衝動,理性的發展,又還不足以產生足夠自覺的行動,這需要慣性,況且大學時的理性,大部份都用來發展我們的專業,畢業後又投身於維生的興趣,偶而興起的學運,都只是政治運動的一環,對老百姓的生活疾苦,並未著墨,稱不上社會運動。 那社會運動寄望於社會大學,是否可能?

 

社會大學是相對於一般的正統大學而言,依照黃教授的想法,是對那些沒辦法進入,還是錯過了高中畢業以後,正常升學管道的人士的另一項選擇。在社會大學的學員,照黃教授的分析,80%未曾讀過大學的人士,其他的20%是讀過大學,然後想要進修的人士。當然這是社會大學初辦時候的學員比例,經過了這20年,我看開課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休閒才藝的課程,部份屬於文學歷史地理課程,與社會運動的推廣,相去甚遠,可見經過這些年的淘選,選讀社會大學的學員,或是一般大學教授利用社區大學,對社會人士的再教育,或推動社會運動的熱情,已經消退,這與黃教授的想法不一樣。 就我所知,教育部現在的補助款,有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要求大學與社區結合,加上大學的普及與少子化的壓力,一般的私立大學,為了求生存,會主動與社區結合,增加自己的學生來源,以大學的資源,去主動關心社區改造的需求,所以社區大學對社區關懷這一塊,已經有一般大學積極的參與,這是時代背景的不同,也是值得慶幸的事。 我看過社區大學的畢業證書發證規定,128個學分是滿嚴格的要求,部份學科的學分數,規定要修滿16個學分,每們課的學分卻是3學分,學員需要修六門課才能滿足16學分的要求,這就需要一學期的時間,最快八個學期,四年才能領到畢業證書,好在有教育部的認證,可以抵免正式大學學分,辛苦功讀,還有一些代價,不過要社會人士來攻讀,照這個時程,相當於大學夜間部,沒有專心學習,學分太多,恐怕會無法吸收。

 

 

我對教學的想法,

 

依照我的冰山理論,人類的學習,攸關到我們的短期記憶,短期記憶最長的存續時間是兩個月,而且是在20秒之後,就會被其他的短期記憶所更新,短期記憶的容量是5加減2,學習需要有效果,要靠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來源是我們的感官,感官記憶要轉化到短期記憶,需要長期記憶的認知,百分之九十的感官記憶,在進入大腦之前,就被過濾掉了,短期記憶就是我們的意識層面,是我們的理性。如果我們的長期記憶無法理解,或是感覺到,我們聽到看到摸到的東西,我們就會視而不見,這就是俗話說的對牛彈琴,或是聖經上說的,在豬面前撒珍珠。要驗收長期記憶,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來確認。 學習的來源是感官記憶,沒有感官就沒有學習,所以感官的來源越豐富,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聽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說到,說到不如做到,所以討論實作才是王道。長期記憶的經營,是潛意識的工作,旋元佑英文教授鼓勵學生,看原文書,不要字字查字典,要前後文去對照,去意會,讓它的意義,自然浮現,英文單字的記憶,也是一樣,接觸久了,就會自然記得,就像小孩的學習一樣。 教學的方法,便是要配合人類大腦的運作,豐富感官的層次,培養慣性與長期記憶著手。 教學的內容,照黃教授的講法,維生不必教,創造無法教,學校最該教的是互動,本課程教的就是互動,基礎是大腦的記憶運作,先介紹貓一套狗一套,再來是21世紀的時代趨勢,其他的五大基點,就是仁,人與人的平行互動,義,人與組織的垂直互動,禮,人與自己情緒的互動,智,人與自然的互動,信,人與自己潛意識的互動。有此數端,可以行之四海,剋服地球村上各種文化差異,避免各種有意無意的錯誤發生,人生再無疑義,免於恐懼的自由,活的無憂無慮,達到美美的人生,這是求美的意義。

 

對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的理解

 

經驗知識是主觀的,而套裝知識是客觀的。主觀的經驗,主要來自我們生活的面向,經過一段時間的沉積之後,我們把它歸納成幾個簡單的要點,成為我們的經驗知識。但這是因時因地制宜的,我們說,隨時在變,時時在變,應付萬變,這是我們配合現場的人事時地物,而做的各項調整,這就好像非洲森林裡面,土人使用的毒吹箭,獵取樹上的鳥類,他對吹箭飛行的軌跡預測,要考慮當時的風向 風速 溫度 濕度,鳥類的距離 高度因素,這些有時候是無法言傳的,甚至對他來講,他並沒有任何度量衡單位的理解,只由他的感官提供線索,在他們大腦的潛意識裡面,做出的運算,他不會給出任何一個數字,但是他預測的軌跡,卻比超級電腦運算的還要準,因為他幾乎可以達到百發百中,這種總體運算的能力,就是我們的經驗知識。 所謂的套裝知識是抽象知識的集合化,抽象知識的原型,不過是個體的一個屬性,像前面的例子,氣候條件包括,風向 風速 溫度 濕度,與物理條件包括距離 高度等,我們一個一個測量完了以後,在計算吹箭的仰角,初速等變數,經過無數次的分析驗證,做成一個多元多次微分方程式,或是數學模式,相信讀過研究所,寫過論文的就懂,依照計算出來的結果,設計出來的吹箭機,還要考慮機器的機器能轉換,能否提供足夠的精確度,來達到我們計算的仰角與初速,這是不是有一套?套裝知識。

貓一套,狗一套,每個人都有一套,同樣的實驗數值,兩個研究生推導出來的數學模式不同,計算結果就不一樣,打不打的到小鳥,天知道。 照我的本業,航海,我也是賣的套裝知識,嘲笑其他船長的經驗知識。套裝知識要成功,要孥繁為簡,要用歸納法,把世間萬相,林林總總,好像相對論一樣,簡化為一個公式,這樣才可長可久。套裝知識很大的一部份是標籤化,把一些概念固定在我們的長期記憶之中,這就是黃教授說的,建構數學不能無限制建構下去,到了一個階段,要把前面建構的東西,做一下總結,但是總結不能一僦而至,像孫悟空一個跟斗雲,就到了五指山下,那就犯了過分簡化的毛病,中國人說是以偏概全,外國人說是jump out conclusion.我個人對專業的要求是培養正確的直覺,直覺來自慣性,總結出來的套裝知識,要訓練到長期記憶裡面,變成總體性的經驗知識,一觸即發。經驗知識就像九九乘法,套裝知識就像建構數學,學會分析歸納是很好,但是用到日常,還是九九乘法最好。

 

對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與看法

 

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大部份是在海事方面,依照我對海上人為事故的研究與瞭解,個人正在推廣到全世界的航運界。海運的操作,關係到海洋海生物的維護,沿海國的環保,船員本身的安全,船員在海運界是長期弱勢的一群,沒有適當的教育訓練,也沒有適當的工會管制,經常超時工作,雖然有海上勞動公約的規定,實際工作卻如岸上的勞基法一般,反而變成有加班,卻不能報領工資,因為超時工作,反而還要填報不實的工作時數表,越來越麻煩。

海上事故的發生,有國際海事組織的標準申報調查報告程序,可惜都是官樣文章,沒有實質上的助益,案件到了海事法庭,又依法論法,完全與事實脫節,我經常在為文疾呼,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寄到英國的航海學會發表,因篇幅太多,於2007年承該會之秘書長協助合著,出版了海上避碰專書“Managing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是為避碰的抽象套裝知識,2017年結合我對人為因素的瞭解,復於船長公會出版,近接避碰一書,結和個人的學習理論。個人深知這些套裝知識,對航運界是一種革新,任何的新事務,要成功都不是一個人就能成事,況且本人並未受過學院洗禮,現今社會沒有師承,就沒有出路,有了師承,就只有篇篇論文,總是見樹不見林,所以無償開放,自建網站,全部公佈,固然是為了推廣,其實是自救,沒有放下,就無法前進。

個人要面對的,是全世界航運界的無知,其中並不一定全有自私自利的因素在內,像國內與大陸的教育界一般,但是本人對人性的瞭解,深知這是萬人空巷,台上慷慨激昂,台下卻靜默無聲的暗夜,與黃教授年輕時,看到黨外人士演講的場面一樣,這全都是習慣造成。貓一套,狗一套,誰會承認自己教的,還是做的不好,從頭來過。不要說航運界,就拿一般的教育界,有誰能夠接受我的冰山理論,我不是天縱英才,沒有日夜鑽研,也不是苦思默想而得,這些知識乃是潛意識自然浮現,說是靈感也好,說是使命也好,不為形役,不為物累,為而不有,我只有全部公開,就像我說的,這不是功名,不是功德,這是功課。先放下創造者的角色,置身事外,才能就教於各位前輩先進,做一個互動者的角色,藉以修正自己的錯誤,畢竟我也有一套,隨時在變,時時在變,應付萬變,經驗知識也好,套裝知識也好,黑貓也好,白貓也好,抓得老鼠就是好貓,不知道老鼠在那裡?有請各位指點,謝謝你。

請參考個人網站名稱是 行情四海 捨我其誰

 

www.sailed4seas.com